你有没有听过“千万不要在充电时讲电话”或是“致癌电磁波防不胜防”的说法呢?由智能电话普及开始,有关手机电磁波是否对人体有害的讨论便争持不下,而随着世界卫生组织把手机电磁波列作2B级致癌物,大众的忧虑更是日益上升。今年6月,美国更有权威机构发表了手机电磁波令老鼠患癌机会上升的研究结果,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已陷入辐射的泥沼中,只有戒网戒电话,才能在癌症的阴霾下走出来?
有人说电磁波,亦有说是辐射,但原来两者并非完全对等,而不同强度的电磁波,对健康的影响亦有别。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陈亮祖解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了无数的电磁波,但电磁波不直接等于辐射,因为电磁波本身有不同的波长和频率,只有波长短而频率高的电磁波有电离能力,才称之为辐射。一般而言,频率较低的电磁波如无线电通信和航海通信等,都不会影响人体,只有频率较高的电离辐射,才会穿透及破坏分子结构,会令被辐射照射者有患癌风险。而我们日常最易接触的手机电磁波,亦非电离辐射,理论上不足以影响人体的分子结构,不会令患癌机会上升。” 那麽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高强度的电离辐射吗?陈医生指医学上使用的X光,以及一些电疗射线等都属电离辐射,不过一般的诊断进程中病人所受的辐射有限,反而是负责的医护人员需时刻监察其累积的辐射量,以免影响健康。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把手机的电磁波列为2B级致癌物,意思是虽然暂时未有充分证据显示该物质会致癌,但存在致癌的可能性,故列作2B级,作一提醒及方便监管。而同样被列为2B级的致癌物,还有汽油、柴油及使用滑石粉等等。 当世卫把手机电磁波列为2B级的可能致癌物後,美国国家毒理学机构于今年发表了中期研究报告,他们以老鼠作实验,把2500只老鼠暴露於无线电频率中,为期两年。报告指这批老鼠的雄性,较易出现脑部神经胶质瘤和心脏三叉神经鞘瘤。这是否证实了电磁波和癌症的关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强调,这只是一项动物实验,其研究直接指出的只是电磁波会令老鼠的患癌风险上升,但由于人体和老鼠可承受功率不同,组织认为这报告能否直接推论到人类身上,仍有待讨论。 事实上,自手提电话普及後,各国的医疔组织都有留意癌症数字的升幅,日前澳洲亦有研究发表,指手提电话普及的三十年间,罹患脑癌的病患并没有显着的大幅增加。由此可见,手机的电磁波是否会致癌,仍存在于“可能”、“未有实证”的阶段,陈亮祖医生亦表示,只要所使用的是合槼格的电子产品,现阶段无须过于担忧。
除了使用手提电话时会发出电磁波外,不少市民亦关注到无线发射站的问题。当城市中不同的角落都放置了无线基地站,这些较高强的电磁波会否影响健康?陈医生指无线基地站的发射功率是有安全指引的,当然每一个基站是否合乎标准便有待组织监察,但只要合乎指引,便不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健康风险。 “少于1%的人会对电磁波较敏感,当他们身处这类发射基站附近,会有机会感到疲倦、头痛、甚至晕眩。这是因为电磁波本身有能量,而这些能量到人体时会转化为热量,当功率愈大热量愈多,便有机会令受者感到不适。”不过陈医生强调,这种热量非电离辐射,理论上不会增加患癌风险。而当遇到不适时,只要远离发射站,身体便不会再受热量影响。对于不少人担心电磁波会影响睡眠质素,陈医生指影响睡眠质素的原因太多,单单是睡前使用手提电话浏览网页,也有机会影响睡眠质素,故难以断定电磁波会否直接影响睡眠。
“未有证据”和“待观察”,是今日我们对手机电磁波会否致癌的结论,不过有意见认为,既然“有可能”致癌,那是否应采取一定措施呢?陈医生认为,现阶段只能等待更多的研究报告面世,不过坊间一些防辐射的法门,其实都是子虚乌有的,例如在房间摆放仙人掌等。 都市人使用手提电话已是避无可避,若要远离电磁波,除非是搬到没有信号的地方居住,否则难以避免。陈亮祖提醒,若大家因为手机电磁波“可能”致癌而过于紧张,这一份紧张反而会为身体带来负担,若每日因而睡不安好,累积的影响甚至会比电磁波更大,因心理因素而令患癌的风险上升。因此陈医生建议大家乐观面对,可以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可以有所警剔,但无须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