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传媒报导


纾缓癌症治疔副作用有办法


癌症治疔方案包括手术、电疗、化疗及标靶药物治疗。不少人一听到化疗,便觉得它比手术更可怕,因为化疗会伴随不少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往往令患者被迫中止疗程。到底当前是否有方法减少癌症治疔副作用?

根据香港癌症数据统计中心的数字,2011年,本港共有26,998宗癌症新症及13,241宗死亡个案。癌症中以大肠癌最为常见,其次是肺癌乳癌。此三大癌症个案数字相加,占所有肿瘤个案逾一半比例。

癌症确实成因至今未明,肯定的风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及长期进食高脂及腌制食物。亦有个别肿瘤由病毒引起,例如七成子宫颈癌是由人类乳突病毒引起。部分肿瘤亦与遗传有关,即家族中有成员患癌,其他成员患癌可能会机会较高。

切除後仍会扩散

肿瘤是恶性细胞,经切除後,仍会扩散。临床肿瘤科专科陈亮祖医生解释:“单单一粒肿瘤细胞,已可沿着血管、淋巴,游走至身体其他地方,例如肝脏,肺部等,潜伏一段时间。手术未能将之切除,此肿瘤细胞处于休眠状态,久而久之,待其苏醒後,便会再于身体其他地方重生,引起复发及扩散。”

常见癌症首位大肠癌,最常於乙状结肠及直肠发病。“超过一半肠癌个案均在此发病,逾一半发现时为第二、三期,亦有逾1/5患者发现时已为第四期。”手术为当前根治肠癌的有效方案,主要针对一至三期,但二期以上患者单做手术并不足够,需接受术后辅助治疔,包括化疗。

术后化疗减复发

化疗是利用抗癌药物杀死癌细胞。陈医生表示:“癌细胞的增殖会快於正常细胞,而抗癌药的作用通常是阻断细胞分裂机制,以抑制癌细胞生长。研究发现,单做手术而不作任何辅助化疗,三年后不复发者仅为数一半,效果并不理想;但术后接受化疗针注射,则有近六成患者没有复发;而使用混合化疗针,於术后进行为期半年的疗程,则七成三患者并无复发。”

化疗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及呕吐,口腔黏膜炎、肚泻、脱发、白血球低等,当中又以恶心呕吐最令患者感不适,并因而抗拒治疔。陈医生解释:“身体的保护机制如脑部的呕吐中枢、肠胃等会将不适合身体的异物透过呕吐逐离体内,故患者接受化疗时会出现呕吐等副作用。”

当前较理想的止吐方法为三合一止吐疗法,即采用三种药物 ─ 神经激素受体对抗剂、血清素受体对抗剂及类固醇联合治疔;而阿瑞呲坦(Apreitant)为新一代神经激素受体对抗剂,能透过直接阻挡会引起恶心或呕吐的神经传递信号在脑部发生效用,而达止吐功效。”

除了用药,生活上的调节亦很重要。陈医生提醒:“患者注射化疗针前可吃点简单食物、尽量多喝液体及慢慢进食。一感到恶心就用口深呼吸。另类方法如松弛法、引导性视觉意象等,对预防恶心呕吐亦有帮助。”

参考资料: Health 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