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帝王千方百计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结果事与愿违。弹指之间到了廿一世纪,时间的长河并没有改变生老病死的定律,但医学的进步却改写了癌症治疔的历史。昔日被视为药石无灵的第四期癌症,如今已可利用药物将其控制成慢性疾病,患者的存活时间也由仅以月计延长至以年计。
以肺癌为例,自十多年前第一代标靶药物面世,至今已发展至第三代,不但为患者开拓了更多治疔选择,同时也为他们燃点了活着的希望。余作为肿瘤科医生,欣见药物推陈出新,让更多病人受惠。然而,新药价格高昂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药厂要成功研发出一种新药,耗时长、耗资巨,必须经过无数次实验室测试和反复的临床试验,在不断的挫折与修正中,计算出药物的化学成分、剂量、剂型和适应症等,到最后安全地用在人类身上,过程可谓千锤百炼,一仗功成万骨枯。这种通过重重临床考验而成功上市的药物,被称为“原厂药”(Branded Drug),一般享有十年专利期保护,其他药厂不得在专利期内生产该药物;同时,药厂必须收回庞大的开发成本,才能投资开发更新的药物,因此药价在专利期内自然较高。
当专利期届满後,药厂需公开当初申请专利时所提交的配方,其他药厂就可以依照该配方生产具同样疗效和安全性的非专利药物,这就是“副厂药”,或称“学名药”(Generic Drug)。学名药通常必须通过美国食物及药品监管局(FDA)的严格审核,证实其与原厂药具备相同的有效成分、剂量、药性强度、服用方式和血中浓度,而血中浓度正是决定药效的关键。“副厂药”在香港使用,也必须经卫生处注册。然而,药物的赋形剂、外观、颜色、味道及包装等则不必跟原厂药一样。由于毋须经过漫长的临床试验和承担巨额的科研费用,学名药的生产成本比原厂药低得多,故定价亦远低于原厂药,让更多病人能够负担。
近年,不法商人瞄准市场须求透过不同途径销售“水货药”。这些声称产地是印度和孟加拉等国家的水货药,价格低至原厂药的十分一。根据香港法例第138章《药剂业及毒药条例》,销售水货药属刑事罪行,有关药物没有在本港卫生处注册,其生产过程、品质、保存及运输均无监管及认证,药效和安全性成疑;倘保存的温度和湿度稍有偏差,便可能令药物失效和发霉。再者,水货药当中可能搀有杂质,甚至没有真正药物成份或成份不足,患者服用後不但没有疗效,影响病情,甚至有机会中毒或因细菌感染而引起败血症,危及性命。事实上我曾遇过一位肺癌患者,在服用“标靶药”一段时间後,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肿瘤反而愈长愈大,遂来我诊所问诊。我向他查问之下,他表示该药是他“以自己的渠道”购得;同时,我发现药盒上注明的产地是孟加拉,我便恍然大悟。我向他解释此药来历不明,未经注册,故药效和安全性成疑。最终他服用我处方给他的正厂药,肿瘤随即迅速缩小。奉劝市民便宜莫贪,以免弄巧反拙,得不偿失。
当前,不少药厂提供药物资助计画,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以肺癌为例,第一代口服标靶药的专利期届满後,公立医院已为患者提供免费的副厂药。虽然药物有很多种,但并非最贵的就最好,也不是最新的就最好。治病的初衷是对症下药,即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药物,最稳妥的做法是听取医生的专业意见,平衡药效、副作用和个人经济负担能力来选择最合适的治疔,避免陷入“最新、最贵的药才是最好”的迷思。
最后,要提防并打击水货药和假药,市民若需要到药房配药,建议到信誉良好及有药剂师监售的注册药房,购买时应检查药物是否有香港卫生处注册编号及包装是否完好无缺。如发现害群之马兜售水货药和假药,应挺身作出举报,由海关严正执法,保障市民健康。
话说回来,古时帝王为求长生不老找来江湖术士炼丹,直至现代考古学家从古墓中发现的所谓“仙丹”或“丹药”,才破解了让人惊悚的真相——“仙丹”其实是超级大毒药,主要成分是硫、砷和汞(水银)等重金属,不但不能令人长生不老,长期服用甚至会慢性中毒。史书也有记载,历代不少帝王均死于丹药中毒。由此可见,亘古通今,药不可乱服。
参考资料:经济日报